欧美日韩国产免费福利-国产美女精品福利在线-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久久-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三区五区

【鋼城文苑】老 家
發布日期:2019-09-06    作者:燒結廠劉玉仙    
0

提起老家,我已經許久沒有回去過了,最近,母親也經常念叨起老家的親人們。雖然母親在縣城已經生活了大半輩子,可是家鄉的山山水水卻是她最眷戀的地方。周末,我和姐姐商量好聚在一起,驅車帶著一家老小踏上了回鄉的路,一來是為了讓母親高興,二來也讓孩子們感受一下大山里的生活和環境。

老家位于勉縣新鋪鎮新鋪灣村,是秦嶺深處的一個小村莊。沿著108國道西行24公里,在向北沿著山谷深溝4公里,繞過七梁八灣,老家就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因為回鄉只有一天的時間,姐姐提前給老家的舅母通了電話,告知隔天我們要回去,舅母在電話里高興的連聲說好,并叮囑一定要回家吃早飯。出發的早上,母親還是和以往一樣,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手里拎著幾大包東西,吃的、喝的、用的塞滿了后備箱,以前我并不理解母親為什么每次都這樣“隆重”,但當我離家外出求學、工作以后,我深深體會到母親內心對家鄉的牽掛和濃濃的情感。

一路上,母親心情格外好,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母親哼起了山歌,路過熟悉的地方就給孩子們講過去的故事,放牛、找豬草、吃大鍋飯……都讓孩子們聽得入神。以前通往老家的路只有108國道,這也是川陜公路的主要干線,車多擁擠不說,上坡下坡彎道多而險,坐班車搖搖晃晃1個多小時才能到老家,現在隨著國家對道路建設的投入,村村相通的公路已經修到了農戶家門口,陽安鐵路也從這里貫穿東西,交通的便利帶動了老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過了沮水橋,行駛在兩車道的柏油路上,最多半小時,車就開到了新鋪灣村口,再穿過鐵路橋洞,一眼就看到了舅母家新蓋的兩層樓房。

一陣喇叭聲,舅母家的小白狗搖著尾巴“迎接”著我們,舅母聞聲從屋里跑出來,快步上前拉著母親的手問長問短,仿佛有幾天幾夜的話要說一樣。“稀客們,快,進屋吃早飯嘍。”舅母熱情招呼著我們。走進堂屋一陣酸香撲面而來,餐桌上已經盛好了幾大碗菜豆腐、熱氣騰騰的苕粉面皮、香嫩的玉米棒子,還有舅母腌制的蔥辣子和小菜,此刻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放開肚皮美美地吃上幾大碗。而這些再普通不過粗茶淡飯,卻都是舅舅和舅母辛勤耕種而來,純天然的綠色食品。雖然不及大魚大肉認人歡愉,卻是最暖人腸胃的飯菜,每一口都有家鄉的味道。我們正吃著,舅舅背著大背簍,從后山上回來了,這些年雖然生活條件好了,家里的兒女也成家立業了,可是淳樸的舅舅依然閑不住,種莊稼、養家畜,一直忙里忙外操勞著。

肚子填飽后,舅舅也換上干凈的衣服,帶著我們去山上轉轉。沿著房后小路,我們進入后山的主路,從山腳到山頂全部是水泥硬化路,路的一邊環繞著大山,另一邊是茂密的玉米地,路邊上長滿了五顏六色的野花,放眼望去大山里自然的美景瞬間讓人忘記了城市的喧囂,大口呼吸,盡情享受這天然的氧吧。可是過去,這里只有寬度不足一米的羊腸土路,下雨天更是泥濘不堪,是村里幾百戶人家進出的唯一通道。近些年,在政府大力的幫扶下,村里開始修路、通電通水,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村民們掀起了致富的熱潮。繼續往山上走,原來荒山野嶺都種上了橡子樹、板栗樹,核桃樹,如今老家的發展真是讓人感嘆不已!

孩子們在寬敞的水泥路上追逐嬉戲,看著她們的背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表姐帶著我們漫山遍野玩耍的場景。那時候,只要一放寒暑假,我們姊妹們就會回老家寄居一段時間。每天舅舅們天不亮就上山耕種,下午太陽下山才背著背簍回來,由于交通落后,物資匱乏,想吃上一頓肉食就要等到過節,于是表姐帶著我們,在小溪里抓螃蟹,稻田里找黃鱔,地里找野菜來解饞。每次表姐把找來的食材清理干凈,撒上鹽巴,用荷葉包裹起來,放到煮飯的土灶臺里烤熟,吃起來原汁原味,香到了心里。去年過年,表弟探親回鄉,嘴里念叨著兒時的美味,雖然這些年他在國外吃過的美食很多,唯獨忘不了的還是家鄉樸實無華的味道。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到了鄰村徐家溝村的山頂,云頂山鄉,是觀賞山巒、森林風景的絕佳之處,山頂云煙霧繞,房屋坐落盡在霧氣繚繞之中,若隱若現,讓人仿佛發現了一個新大陸,在天地如此交融的地方,讓人沉醉其中。當我們意猶未盡欣賞美景的時候,舅母的電話督促我們快點回家,我們只好依依不舍地走下山去。回到舅舅家,堂屋里一桌豐盛的飯菜已經擺好,紅艷艷的過年臘肉,讓人饞的直咽口水。除了臘肉,還有豬血豆腐、獅子頭、臘腸等,全是舅母的拿手好菜。一家人圍桌而坐,舅舅拿出了自家釀制的玉米酒,親自給母親倒上,舅母一邊給我們這些晚輩們夾菜,一邊不停地說:“我們山里的飯菜,么嫌棄,都動筷子。”說完,長輩們舉起酒杯,開始暢飲起來。

借著酒興,舅母和母親對唱起了山歌,孩子們也湊熱鬧咿咿呀呀跟唱起來,惹得大家歡笑聲不斷。雖然歌詞我一句也沒聽懂,但長輩們深厚的感情和對這片故土的熱愛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酒足飯飽后,我們也該起身返城了。舅母知道我們沒時間逗留,趕緊從屋里拿出攢好的土雞蛋、地里的新鮮蔬菜放滿后備箱,臨走前不停囑咐母親要保重身體,常回家看看。車開出了村口,舅舅和舅母還站在路口招手,母親也一直回頭張望。車窗外的山水,在夕陽照射下變得越來越模糊,母親轉過頭眼角卻濕潤了。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老家總是那魂牽夢縈的地方,也是我們難以釋懷的眷戀。老家的一磚一瓦,一門一窗,一人一物已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心里,也入駐在我們的睡夢里。(燒結廠     劉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