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花飛濺、熱浪灼人的十里鋼城,有這樣一個人,他用雙手焊接檢修縫隙,用雙眼捕捉設備的細微異常,用智慧破解生產中遇到的重重困局,以初心踐行使命,用實干與擔當鍛造出了比鋼材還堅硬的人生底色。他就是設備檢修中心煉鋼維修作業區作業長楊坤。
勇挑重擔,實干詮釋使命
“日常點檢是及時發現設備隱患、防止故障擴大、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關鍵所在,我們要利用點檢及時發現設備運行異常,通過診斷分析,制定并落實相應措施,消除異常情況,避免設備異常運行。”作業區會上楊坤再三強調。
楊坤同志深諳“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之理,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面對每次維修任務及各類難題,他深入一線調研,系統梳理問題清單,帶領技術人員逐項攻關、嚴格查驗。同時嚴格落實安全隱患的排查管控,從班前會的細致叮囑,到現場排查的親自督導,再到問題的匯總、分析與解決,確保無疏漏。此外,他還時常帶領班組長進行現場檢查、指導與實踐作業,有效提升了維修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工作積極性,促使員工更加重視設備維護。
楊坤先后參與完成了無動力高效自動火焰切割機的研發及一種方坯連鑄引錠頭的改造項目,并成功申報了2項實用新型專利;牽頭組織實施煉鋼2#機引錠桿安全掛鉤設備改造,參與煉鋼2#機165*225矩形坯設備改造及165*280無密排加持段矩形坯設備改造等項目,設備自投入使用以來,運行效果良好。
堅守初心,筑牢信仰之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楊坤同志立足本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楊坤同志始終將理論學習視為提升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在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他主動擔當作業區“學習委員”,精心策劃專題學習與研討會,創新采用“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學習模式,有效帶動了區域黨員干部的學習熱情,顯著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常言:“唯有持續學習,方能緊跟黨的步伐,更好地服務員工、為企業貢獻力量。”
為解決拉矯機壽命短問題,他利用停機時間檢查潤滑與冷卻,分析減速機及軸承。經半年改進,使用周期延長至12個月無故障,潤滑油消耗降至18桶,年降費47萬元。同時,配合電氣人員研討風機變頻控制并改造,月省電1.3萬元,年省15.6萬元。此外,針對鋼包烘烤器老舊、煤氣利用率低等問題,主導引進智能裝置,烘烤時間縮至6.5小時,煤氣消耗降至1359.97m³/h,單臺年創效40.99萬元。
亮績鮮明,追求務實重效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他積極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主動探索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的新方法。2011年4月進入漢鋼公司以來,先后獲得第六屆“陜鋼杯”維修鉗工“技術標兵”、陜鋼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及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項目優秀成果獎等多項榮譽。
未來,他將用忠誠、擔當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書寫追光者的人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詞,激勵更多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奮勇前行。(設備檢修中心 陶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