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国产免费福利-国产美女精品福利在线-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久久-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三区五区

【鋼城文苑】二十年重回母校記
發布日期:2019-12-02    作者:趙娟妮    
0

【鋼城文苑】二十年重回母校記

  周末回老家,正趕上高中同學20年聚會,我有幸重游了闊別已久的母校——長安一中。故地重游,讓我想起了許多以前學校的往事,不禁感慨萬千。

母校位于西安城南風景秀麗的少陵原畔,是一所省級重點中學。校園內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素以校風正、教風嚴、學風濃而聞名城鄉。因此在老家,能考上長安一中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學生本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所以我也帶著這份榮光在這里度過了難忘的三年時光。

那天我和閨蜜兼同學劉靳偉駕著車子從學校東大門駛入魂牽夢繞的母校,當車子一進入大門,我的心就開始激動喊:“母校您好嗎?您的孩子回來看來你了。”當我看到原來飯堂位置上,矗立著的窗明幾凈的新飯堂時,腦海里就不由得浮現出原來我們在校時那個飯堂:簡單的只有一排四間房子兩個灶房,一座像大禮堂一樣的大通房,一個挨著大通房用水泥砌了兩個的攤位的大院子,沒有桌椅。到飯點的時候,灶上的師傅就把做好的菜、米飯和饅頭抬到這兩個攤位上,同學們就圍著這兩個攤位,手里拿著搪瓷碗或鋁制飯盒,把飯票放在里邊,然后把胳膊伸的長長等待打飯的師傅接過碗,拿走飯票,然后用一個勺子在面前的菜盆子或者籠屜上,挖一勺菜或一勺米飯,扣在碗里遞給剛才他接碗的那個同學。有時候為了能少花錢,多吃兩樣菜,幾個平時關系好的男同學就會分別打一份不同的菜,將幾碗菜放在一塊兒,圍在一起蹲在地上共同分享彼此的菜,邊吃還邊爭論著哪個菜味道好,下頓還要吃。女同學們大多不好意思像男同學一樣蹲在地上吃飯,更多時候則是端著飯盒站在墻跟前或是將飯盒放在窗臺上吃。雖然說那時大灶房條件比較艱苦,飯菜的味道也不怎么樣,但同學們還是吃的津津有味。這些現在回想起來竟然那么讓人懷念。

因為母校是依著少陵原而建的,所以校園里有很多臺階,當我們將車子停在停車場后,一步一步踏在母校久別的臺階上,內心真是感慨萬千。在校三年,這些臺階伴隨了我整整三年,不管干什么都是上臺階、下臺階,那時真的是挺煩的,然而現在這些臺階卻讓我感覺是那么的親切,那么的美,走著走著不由得就想起了“踏著層層臺階登攀”的校訓。也許是因為有些事需要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理解,所以那個時候我對這句話的理解遠沒有現在領悟這么深刻。任何時候要想成功,都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在學校的實驗樓前,有個小花園是我上學時最喜歡去的地方,因為那里有一個帶著長廊的涼亭和一株臘梅樹。夏天長廊上的藤蔓植物非常茂盛,經常有一些同學坐在涼亭的石鼓凳子上一邊納涼一邊讀書,還可以時不時透過樹葉看看蔚藍的天空。冬天下雪的時候,臘梅花盛開了,晶瑩剔透的黃色小花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經常會吸引愛花的女同學,來樹下賞花聞香。當我去尋找涼亭和臘梅樹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有涼亭和臘梅樹的地方已經變成了一座嶄新的學生公寓樓。

二十年了,母校比以前更漂亮了,很多設施都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更新,變化的確不小,但象征著母校深厚文化底蘊的一塊塊石碑,還像當年一樣鑲嵌在水泥石墻上,陳天仁校長的紀念碑,依然矗立在學校的最高處。這些石碑在歷史的長河里默默見證著往日的校友對母校的熱愛,也見證了二十年來母校的變化。然而不管歲月如何變,學校如何變,同學們對母校那份深深的眷戀卻從未改變。(動力能源中心     趙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