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聽到這首熟悉的詩詞,想起每年清明淅淅瀝瀝的雨,內心思緒萬千,仿佛上天也在用它的方式凸顯這個節日的重要性,告訴我們清明不僅僅是踏青,也是思念親人的節氣。
記得去年清明時節,天陰沉沉的,下著小雨,仿佛知道這是紀念天堂親人的日子,它也在莊嚴的惦念,默默的落淚,這樣的氣息讓我的內心如此沉重。我手捧著康乃馨,和家人一起走在鄉間小路上,路上三三兩兩的行人,有的帶著鐵鍬、有的帶著紙錢、有的帶著吃的和鞭炮……每個人用著不同的方式紀念著自己親人。不知過了多久,已經走到了石碑前,父親用鐵鍬輕輕除掉石碑旁邊的草木,我們為親人深鞠一躬,和她說著內心深處的種種思念。瞭望不遠處,同路而來的人們,或深跪發呆,或默默落淚,或喃喃自語……整個山上彌漫著思念的氣息。
記得小時候姥爺去世的早,姥姥每年清明都會去掃墓,帶一點瓜果點心,半蹲在墳前燒著紙幣,訴說一年來的種種事跡。隨著我們慢慢長大,她偶爾會帶我和弟弟去掃墓,那時我問她:“姥姥,清明節是什么節日啊?”她說:“清明節是個神圣的日子,它不同于兒童節的歡樂,也不同于國慶節的莊重,清明節更多的是一種緬懷。這一天,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追憶親人生前的種種,向他傾訴如今的生活,仿佛我們還在一起,誰也不曾離去。”姥姥的話我似乎懂了,也在絲絲細雨中靜靜思念著遠方的親人。時光荏苒,20多年過去了,期間有新生命的誕生,也有舊生命的離去,如今我帶著同樣的心情思念著姥姥,愿我的心和她在一起,也愿天堂的她會快樂。
很多時候親人逝世對我們何嘗不是一種打擊,我們總在夢里尋找他們,回憶我們一起生活的點滴,后悔自己那時候為什么不能做得再好一點,自責、痛苦、后悔充滿整個夢境,還好清明節讓我們的種種思念有了寄托,這一天我們帶著滿滿的思念祭奠親人,和他們訴說我們的近況,訴說我們內心的思念,把我們的懺悔和自責說給他們聽,仿佛他們還在我們身邊,和我們還在一起。
清明思親,是緬懷也是寄托。(煉鋼廠 董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