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高氣爽的時節,每每夏秋交替,夜深人靜之時,待到人們沉沉睡去,曇花就會綻放開來,在短短的數小時里,它盡情地舒展著自己的身姿,釋放出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因其總在夜間開放的特性,又有“花中隱者”之稱,雖無人觀賞,卻依然將自己最美的一面展露無遺,給這靜謐的夜晚增添一絲神秘的色彩。
傳說曇花本是天上的花神,因動了凡心,被貶入人間,化身為花,癡情的曇花無法忘記深愛的人,于是選擇在他到來的時間,想要通過生命化作的美艷去喚起意中人的記憶,美麗的神話為曇花賦予了執著、堅韌、純情的光環,也使這曇花有了更加唯美的意境。
看到曇花時,我會想到我的婆婆,她就像曇花一樣,堅毅勇敢、默默無聞。17歲時,她只身一人來到甘肅,在祁連山深處一個叫文殊溝的地方,成為了通信樞紐站的一名女兵,在部隊時,她一直都勤奮努力,恪盡職守,凡是上級安排給她的任務,她都認真負責地去完成。
前不久無意中看到她們連隊當時的司務長寫的一篇名為《可愛的女兵》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婆婆當時工作的場景,在她們連隊,不管男兵女兵,都要輪流到炊事班幫廚鍛煉,體驗生活,在條件艱苦,沒有任何電子降溫設備的情況下,炊事員和幫廚的人處在像蒸籠一般的廚房里,更是悶熱難耐。
婆婆當時負責燒火,需要跳到差不多3米長、1米5寬、1米5深的燒火池中,在池子里通爐、加煤、燒火。連隊6點開飯,婆婆早早地就要開始做蒸饅頭、炒菜、燒湯的準備工作,在頂著接近40度高溫的天氣下,與池子差不多高的婆婆跳到池子里就看不到人了,頭頂太陽,面朝爐火,全身猶如進了烤箱一般,拉煤、拎水、和煤、通爐,加煤,反復地做著這一系列動作,如再遇上火不小心滅了,又要重新劈柴生火,再想到馬上要開飯,時間緊迫,心急如焚,就這樣,再熱、再難、再臟,婆婆每次都認真履行著職責,保證完成燒火的任務。
這只是婆婆在部隊時的一個縮影,在她的處事原則上,無論大事小事,婆婆都一如既往的全身心投入,用一絲不茍的態度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去完成每一件事,退休后,婆婆就擔負起照顧一大家子的責任,洗衣做飯帶孩子,始終任勞任怨,自我嫁過來這幾年,深深地感受到婆婆對待每一件事的細心、耐心之處,如今,她所有的生活都圍繞著丈夫子女、孫子孫女,一年365天不停歇地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她說這也是她的工作,她必須認真對待。
人生一世,不過百年,在這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人的一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正如這“曇花一現”般轉瞬即逝,而婆婆在她已經走過的50幾年風雨中,一如這花中隱者般,悄悄綻放著她的美麗,不需贊賞、不求回報,只為守護著她心中的“韋陀”,一方認真執著的凈土,用盡力氣去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計量檢驗中心 竇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