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是我們對偶像的一個尊稱,通常他是能夠引導我們以正能量重塑自我,不斷學習追趕的人。感恩于懷、固在踐履,很榮幸能夠成為基層公司員工代表,可以在歷史文化厚重的陜北,汲取精神養分并結識我心中的“男神”——神南學院。
初識我的“男神”
曾經,我對陜北的夢只停留在兒時信天游的歌聲里,暢想著粗曠的原野上吼上一嗓子,那是種多么豁達的情懷。從西北江南小鎮漢中中轉西安,再經過10多個小時旅程,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第一次踏上了這片熱土,夜幕下遙望眼前這片孕育生機的黃土地,我沉醉了,也徹底淪陷其中。
到達神南學院時已經是凌晨3點鐘,但門口安保人員熱情的招呼迎接,讓我瞬間有一種久違的親切感,經過疫情掃碼后,在安保人員的指引下,我們順利進入接待大廳,工作人員也一直等著我們這批火車晚點的學員,給我們安排好食宿后才放心的離開。是的,初識“男神”我感覺到了親切和溫暖,他就像厚實的黃土地一樣恩澤于大眾,點滴微小中盡顯好客之情。
走進我的“男神”
不同于陜南的細膩柔和,深秋陜北的天氣卻粗曠凜冽,處處透著一種敢愛敢恨的韌勁。早上一下樓,陽光下略帶刺耳的寒風讓我頓感清醒,拂去晨光中的倦意,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報道點,在老師悉心的安排下依次領取了胸牌、培訓材料、學員服裝等物品,一切井然有序。中午就餐時分,飯桌上“勤儉,勤勉,勤學,勤業”八字箴言流露出勤儉崇德的訓勉,不僅使我肅然起敬,也讓我對學院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休息之余漫步在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當中,別致的命名也都體現崇德、尚勤的文化底蘊。
“以勤賦能、知行合一”“學者,勤學勤業,思則不殆”“又思而后行,行健敏事,博學篤行,則君子可自強不息”體會校訓中勤能補拙的思想,我感到一股沖勁在心底油然而生,它讓我有了“時不待我,只爭朝夕”緊迫感,目睹身邊優秀的人,走進我的“男神”我感覺到的是一種激勵和鞭策。
融入我的“男神”
“以勤賦能,知行合一”,八字校訓講出了神南學院的精神。開班儀式上,李長安總經理期許:國家需要大國工匠,班組是一個企業最小的細胞單元,必須強有力的做好班組長培訓,才能完成集團“16365”戰略目標。沉下心來,細細品味,我逐漸明白集團公司為什么要花大力氣培訓基層班組長,我想其目的就是要夯實企業根基,向強企之路闊步前行。課堂中,在老師的引領下,我們回顧了“北移精神”,我開始認識到身為陜煤人,堅定理想、勇于拓荒、團結協作在基層奮發有為,在實干中求進步就是一束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精神火種。
學有所長,學有所獲。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延安精神研究中心郝鳳年教授的精彩講解,讓我對黨的艱辛歷程認識更加深刻。我明白延安精神就是詮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勇攀高峰的優秀品質,理解了總書記“七一”講話對黨員、青年殷殷囑托的深遠意義,這些全新角度的認知讓我如沐春風,精神上得到充分洗禮,更讓我篤定理想信念。縱不敢說以滿腔熱血報國為民,但附身扎根基層、逐夢前行,我必將會守住初心,會將此次學習的收貨與同事共勉,鞭策自己也激勵他人共同成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此時此刻置身于萬花叢中,集優秀資源于一身,我徹底融入進心中的“男神”。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站在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身為一名基層陜煤人,感謝公司的培育,未來正是大展宏圖的良好時機,我將不負韶華、砥礪前行,用自己的豪情與熱血為集團公司貢獻微薄力量。(軋鋼廠 鄒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