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觀看了《誰動了我的奶酪》視頻,這個故事很簡短,只有5分鐘,反復看了三五遍,內心頗有感受,視頻中嗅嗅善于發現,他總是在發現奶酪及奶酪的變化。匆匆則是能及時改變,懂得如何讓自己更快的去適應這個世界。但我認為這個故事的真正主人公其實是唧唧。唧唧正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是那種沒有天賦的普通人,可是他最終通過改變了自己、戰勝了自己,所以唧唧的命運和哼哼的命運迥然不同,最終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我們現在的職場其實就是故事里的那個迷宮,“奶酪”不會從天上掉到我們嘴里,事情遇到推不動的時候,難道我們以我們身邊的“奶酪”不足為借口推掉嗎?諸事在變,你不變,或者以不變應萬變有時候顯然是行不通的。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應對工作中外圍條件的變化至關重要。
任何行業,有其興盛之時,也難免有其衰落之時,那么身處鋼鐵行業也難免進入此循環,外圍環境時刻影響著我們,原燃料變化怎么應對、怎么確保爐況長期穩定順行、怎么突破瓶頸優化指標……面對內外眾多影響因素,如何通過改變尋求時機,將興盛時段盡量延長,就是我們鋼鐵人努力的方向。
現實中高爐生產系統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在變化中尋求穩定平衡是我們煉鐵人要干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要像嗅嗅、匆匆那樣具備動態化的思維,原燃料的變化、爐型的變化、人員操作的不同等等產生的變化,每一個變化因素都可能影響到那條穩定順行的“主線”,一味地故步自封定然、以不變應萬變顯然是吃不到奶酪的,那么高爐操作就需要不斷跟著外圍條件的變化而做出改變,減風還是減氧,加煤還是增焦,需要作出迅速判斷,穩定住爐況,不然就和哼哼一樣整日幻想或許哪一天就穩定順行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誰動了我的奶酪不重要,重要的是尋找新的奶酪,奶酪失去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丟失了那份尋找失去奶酪的勇氣。所以要不斷的學習,不斷改變、不斷創新,走出舒適區,才能享用美味的奶酪。(煉鐵廠 鄧鐵拓)